|
让外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嬉皮士群体的主力,或者说是最甘心 受穷 的那些人,恰恰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美国,在嬉皮土运动兴起之前的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社会是一片安定祥和,那时的年轻人是那样的 乖 ,完全看不出会有任何躁动的迹象。
这一点可以参见威廉·曼彻斯特在他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光荣与 梦想 》当中对美国的 50后 所做的精辟描述, 现在的热门是工商管理。
工商业又是最受欢迎的职业,因为它对学生们选择的投资提供最高的利润。
然而,也正是这样保守的 安定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后来惊天动地的嬉皮士运动,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典型例证。
因此,嬉皮士选择贫穷首先是选择与富有决裂,于是才有了扎布里斯基之角最后山顶别墅大爆炸的狂想,这是安东尼奥尼賦予他们的想象,但这场爆炸并不发生于物质的、可见的层面,而是发生于这群富有的年轻一代的内心深处。
就像电影《毕业生》当中表现的那样,沉闷无趣的 生活 ,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心中压抑的激情。
嬉皮士将自己弄得一贫如洗,实则是为了能够从那个物质化的社会中解放出来,维护自我的独立,不去成为消费和所谓地位的奴隶,不重蹈他们看不惯的那些 前辈 甘于麻木、束缚个人主义的覆辙。
如西柏林恋曲里那位可爱、饶舌、带点儿颓废小气息的主人公雷曼先生就是一个 和钱过不去 的主,他从没想过要和还算富裕的家里产生任何金钱关系,而是和他的嬉皮朋友们乐在其中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小日子里。
在雷曼先生看来,鼓鼓囊囊的钱包不会买来 快乐 ,相反倒会令快乐贬损。
事实上,只有相关的经历,才往往能有相关的反思。
没有谁会比这些在中产家庭长大的孩子们更恐惧日子的枯燥,更渴望一无所有的畅快淋漓。
就像世界各国的社会变革及革命历史当中,都不乏出身于统治阶级或既得利益者这些 革命目标 的 叛逆 ,因为他们真正理解改变意味着什么。
嬉皮士放弃了富足和社会安全这样日常性的快乐,他们所追求的和所重视的,要比这些多得多,也珍贵得多,尽管到头来现实或许会证明这样做并不值得,可又有什么样的价值,能够衡量他们率真的作为呢?
所有这些,都只能以凯鲁亚克的 小说 《在路上》里这句话作答因为我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