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伊人雪
酒为何物?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制作美食的最早案例了。在古代,女子之所以能一杯又接着一杯痛饮而下,只因与现代工业所酿之酒不同,那为米酒。用糯米、黄米等酿成的酒,含酒精量较低,老少皆宜。我的家乡―――黄石,传统守旧,有许多民风民俗。酿酒之事就更不可落下,完全按照老祖宗所留下来的 酒谱 ,精心酿制而成,一步步耐心完成,不敢有丝毫怠慢。
古代人信奉酒神,为了保佑百姓平安健康,国家兴旺,便在每年年头庆酒迎春,热闹非凡。如酒肆一般,灯火通明,延以至今。多少 酒徒 留传千百,如: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言不合就尬酒,酒与明月一起,伴侣成形,钟爱此月,成就豪放之情。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借酒消愁,唯杜康能解愁情,情亦变化,即使神女入梦,一切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愁酒为药,大醉一场,千杯尽,看得世间之景。李清照因嗜酒,或有贤良之情,小酌一杯,无妨!成就女子好男儿之风范。陶渊明的《饮酒》更为天下一绝,成就一番诗意。
说完了酒的神仙,便想起那制作过程中,飘香之味。其实,我也记不很清,这大概也就只有婆婆这一辈才能详尽道来,我也就算是看过喝过吧!
如煮米饭一般,先选好上乘糯米和黄米,淘、洗、冲、净,在大锅中煮熟。用平常农家中的方法,焖上一锅。米汤在锅中翻滚着,如穿着白衣跳舞的女子,慢慢舒展开来,自如游荡。煮好米饭之后,要遮蔽阳光,赶着米饭还很热乎,便捞起来放进簸箕中。注意,事先一定要簸箕上蒙上一层纱布。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撒入酒曲,摇晃簸箕来回几次,使洒曲均匀嵌入其中,再在米上盖一层纱布。两层纱布结合在一起,把米给包起来,然后如揉面一般,反复揉捏搓,把米给挤在一块儿,尽量让每一粒米都如从鼓起来的馒头变成平圆的饼子。做好这一步后,把米就这样兜着,放在阴凉处,使它慢慢释放热量。这样,米酒才会有清凉的感觉。
这只不过是一部分,还有呢?接上一盆泉水(按照米的多少适当接水),把已经酿好的米轻轻倒入水中,千万别把水溅出来。上面衔接着盆沿用纱布封紧,放在阴凉之处,待它慢长之余开始成熟。在一天以后,往纱布上方倒醋少量,还有一些原料,我不怎么明白。米会在醋的作用下,又从圆平的饼子变成鼓鼓蓬松的馒头,重回饱满之粒。
简单地不过三天封存,就可以拆开。香味扑鼻,米还在水中自由舞蹈,因为是在年头做的,所以挨家挨户地都会上门小酌。初味有些苦涩,但与茶一样,入口即甜。一年的劳作辛苦,便在这小酌中渐渐淡去,苦尽甘来。各户都有不同的酿酒之法,味道 自然 也会不同,颜色也不仅是白色,无色,还有红与黄等色。虽说不一样,五花八门,但都传承着中国酒文化的精神。
为何说为酿情之酒?酿酒之时,婆婆这一辈带着美好的 祝福 ,一步步完成,一丝不苟。喝在口中的是米酒,流淌在心中的是满满爱意与情意。 爱情 、 亲情 、乡情,弥漫开来,香味如荷花香,一直回荡。
情酒,情酒,酿情之酒。味道永远不会变,因为那是家的味道!
作者:孙博雅
(伊人点评):
花是半开,酒至微醺 ,煮一壶老茶,听一曲两两,读一篇牵牵扯扯于寂寂中的文字,这心亦或明亮,亦或揪扯般的疼痛 原来我记惦着的,正是这已经刻入我骨髓的酒香,烙在我脑海中的酿情之酒。那份温厚,纯粹与迷人。并不需要什么物质上的寄托,原来 故乡 于我,本来就不仅是曾经 生活 过的土地,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寄托和牵念。
惟愿好酒似明月,此生永是少年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