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读《围城》之前,我读过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不过是几年前读的,只有大致印象了。在《我们仨》中,通过杨绛先生的叙述,我对钱钟书先生的初步印象是,一个知识渊博、不擅长也不愿意过多社交、有原则的高级知识分子。当然,在《我们仨》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杨绛与钱钟书先生几十年相濡以沫的陪伴。
对于钱钟书先生所著的《围城》,我还没阅读之前,想着笔风应该也如杨绛先生一般:朴实、平淡,但又饱含深意吧。但是当我读完第一页后,我就意识到我想错了。
文章刚开始,是一段非常 优美 的海上景色描绘,接着介绍了这艘民国时期在海上行驶的轮船中的 人物 。当阅读到 一个不算人的小孩 时,我暗暗有些吃惊,没有想到文笔竟是如此的辛辣讽刺。对于这个小孩的相貌,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作者只用寥寥几句,竟将小孩的相貌描绘得如此的生动形象!
接着阅读,我愈发地感受到这点。如下文中,主人公方鸿渐遇到了一位新 诗人 曹元朗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鸿渐吓了一跳,想去年同船回国的那位孙太太的孩子怎么长得这样大了....... 这位孙太太的孩子就是那个 一个不算人的小孩 了。作者对曹元朗的相貌描写也是如此的简单,但曹元朗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不仅仅在相貌描写如此出色,作者更擅长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人们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总是寥寥数笔,就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之前我认为钱钟书先生不擅长社交,我想这我也错了。能够将复杂的人物关系,描绘得如此细致、逼真又恰到好处的人,怎么可能不擅长社交?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屑于无谓的社交。
后来我才了解到,《围城》被誉为 新儒林外史 ,这的确实至名归。
说到《围城》,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这句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对职业也罢, 人生 的愿望大都如此 。主人公方鸿渐就是如此。恋爱时,满腔热忱地希望和意中人结婚;失恋后,到内地工作,以逃避面对失恋的痛楚。刚到内地工作时,积极认真备课,憧憬着之后的工作 生活 ;熟悉了同事们的为人,复杂的关系网后,又想要逃离......
方鸿渐一次次地进入围城,又一次次地冲出围城,最终的生活仍是一地鸡毛。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一、当时的社会精神状态是混乱的,无法给予年轻人正确的指引。在那个 廉耻 不 廉 ,甚至可以说很贵的时代,方鸿渐自身仍能时刻保持廉耻心、知羞耻,可以说是他性格中的闪光点了。二、方鸿渐懦弱无能、意志不坚定。如在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的追求者时,不论是一开始的苏小姐,还是后来的孙小姐。方鸿渐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懦弱、暧昧。
方鸿渐一次次进入围城、冲出围城,虽然每一次他都希望可以让生活过得好一些,但是因为他懦弱无能的弱点始终没有改变,加上社会环境每况愈下,所以一次次的尝试,最终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其实我们也时常会幻想心中的围城:比如等我换新工作之后,我一定要努力拼搏,充满正能量;等到下学期,我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等到明年,我一定不浪费时光.......但真的等到那些时候,大多还是维持老样子的。为什么呢?因为性格中的弱点,并不会随着时间地点发生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无法改正弱点,那么以前遇到的问题,换了时间地点依然会遇到;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了时间地点依然还是解决不了。
围城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不存在的。如果想让生活过得更好,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的。
作者:Danic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