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玉庭
文人相轻,此言不谬。在中外文学史上,文人大师之间互相攻讦的事,的确层出不穷--如美国的海明威与福克纳,如法国的萨特与加缪--那互相诋毁,互相挖苦的话,听了也的确让人吃惊。
但, 文人相轻 的说法并不是真理,文学史上,也有不少文人之间友爱宽容相敬相知的佳话。
我国宋代的王安石与苏轼就堪称这个方面的典型。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苏东坡与王安石乃是政敌,在如何看待变法上,两人的观点更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他们既不曾因政见不一而拔刀相向,更不曾为此吵得走石飞沙。为什么?因为出发点一样,都是一心为民,一心为社稷,而既然心怀天下磊磊落落,也就 自然 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正所谓 君子坦荡荡 ,既然皆为君子,又怎么会相互诋毁?
于是想起了一个提法,宰相肚里能行船,既然他们都有 宰相式 的博大胸怀,又怎么会小肚鸡肠?那豪爽,那豁达,那友善,那宽容, 虽是政敌却更是好友 ,难道不是千古佳话?不妨听一段轶事。
宋神宗年间,因反对新法,苏东坡被贬离京到黄州任职,临行前,王安石曾携东坡手说: 老夫寒窗十载,染有一疾且时时发作,太医说是痰火太盛,需用瞿塘峡水与茶煎服,方可除治。君故里在蜀....若方便,盼回乡时汲水一瓮相送,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君所延也。 而苏东坡去罢四川再度返回时,也就果然带了瓮准备取水,不料途经三峡时水急船快,极浪漫的苏 诗人 被景物迷住,光顾看景且心往神飞,当他猛然想起该取水时,中峡早已过去,只好取了一瓮下峡之水带回。再说那王安石,将此水烧开泡茶时也便笑道: 你又在骗老夫!此乃下峡之水! 苏东坡大惊,赶紧问道: 太师何以知之? 王安石笑笑: 三峡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水缓急参半,如用来泡茶,则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浓淡相宜,今观茶色半响乃现,故知是下峡水。 苏东坡听了,也就赶紧站起谢罪。王安石也就以此做比告诫东坡: 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细心察理,你过于聪明,以致疏略如此。
请细品这个 故事 ,果然是两位大师皆可爱可亲--王安石宽容得像一片大海,苏东坡则天真得像个孩子!如此和风细雨般的亲切交往,又哪有一丝半点象是政敌?
谁说 文人相轻 ?王苏二人偏偏相敬如宾!
自然,这才叫美德美趣。
作者简介:张玉庭,安徽作协会员。淮南師院中文系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