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木
春天草长莺飞,四月便属于榆钱。清明节回 故乡 几日,正赶上榆钱成熟。那些关于榆钱的记忆,仿佛彩色的真实 生活 中闪过的黑白镜头,温暖而令人怀念。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 余钱 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 余钱 的说法。屋前的几棵老榆树枝桠上嫩叶长得拇指般大小,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过些日子,成熟的榆钱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各种吃法:生吃、煮粥、蒸笼、做馅。家里最喜欢生吃、蒸笼。生吃自不必说,那种香嫩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回想小时跟伙伴坐在榆树下,往嘴里塞榆钱的场面。母亲最拿手的是榆钱窝头,小时母亲在做窝头,我常在旁边。母亲先将榆钱洗净,拌以玉米面或白面做成窝头,发好后用柴火蒸上半个小时。再配上作料油泼辣子,整个四月都是那种 幸福 的味道。
在外也吃过不少榆钱窝头,但味道淡了不少,我想一定是少了故乡那特有的味道。而今,除了屋前的几棵榆树,在路旁再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是各种景观树。故乡飞速变化,熟悉的场景难觅踪影。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感觉故乡正离我远去。而我也会把这象征故乡的榆树种植心田,即使以后看不到老榆树,我也能想象这个时节,榆树发芽、开花,吃上一串自己种下的榆钱。
不知不觉在家已有半月,又该离开了。像是榆钱熟了,被风随意吹散。榆钱的生命很短,只有几天,满枝桠的新绿,慢慢变黄。一阵风吹过,不知要飘到哪。不觉想起施肩吾的《戏咏榆荚》: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榆钱,我深深的怀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