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点,大家都在看球吗?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好像每天都在办夏日派对,大家都过上了 莫斯科时间 的 生活 。
这么说来有点不准确,毕竟俄罗斯的领土横跨欧亚大陆,光是举办世界杯的3座城市,就跨了3个时区。对于这个广袤的邻国的 诗歌 ,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俄罗斯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自19世纪的黄金时代而下,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等伟大的 诗人 迭出,对世界诗坛以及国内的文学创作,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这些熟悉的名字以后呢,现今的俄国诗人,都写些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要好好读一下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推荐的几个活跃在当代俄国诗坛的诗人。今天先和大家分享 老大哥 辈的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他的诗总是在讲 故事 ,或者描述一个有情节的瞬间,表达非常的口语化,读下去是容易的,最后却不敢说读懂了结局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维杰尼亚宾的诗作,我想会是 耐人寻味 ,意义无迹可寻,反而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身上被画了 A 字的做巧克力的女工,表演自己爱上了小偷的女主人 或许这些虚构角色在记忆里的存在,读者对其命运的关注与想象,便是维杰尼亚宾想交给读者去书写的诗。
▼
当然,糟糕,甚至很糟糕,但是
当然,糟糕,甚至很糟糕,但是
在树叶落到根部的森林里;
在无轨电车里,仿佛枝头上的小鸟,
坐着一位戴贝雷帽的和蔼老人
和一名穿着畸丑大衣的姑娘,
她的年龄 你大概知道
二三十岁的样子 她想起了
这个时间(在远景 那么 中间),
她会哼的一声,对某人说道: 笑话!那时,
我就穿着这件讨厌的大衣,
哦,没关系 穿就穿吧
某人问道; 那时你多大呢?
那女人估摸一下,说道: 六岁。
荒谬,但其中有某种深意。
蝴蝶
不能不承认,
最近一段时间
生物学
在技术层面
已向前走得很远。
例如,在研究蝴蝶的
学者的控制下,
今天有一种
微型的无线电发射机,
它们被安放在昆虫的身体上,
不论怎样 任何情况,经过发明者的确认
都不会影响飞行。
当然啦,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这事儿根本就无法想象,
所以,我的昆虫学家叔叔
不得不按照老规矩
用无法抹除的普通颜色
标注自己的 客体 。
叔叔的例子给了我灵感,
有一次我抓住
一名跳到我们阳台的女工,
做巧克力的女工,
我在她的背脊
描画了一个拙劣的 A ,
村名的第一个字母,
父母 在村里租了一个别墅。
与生物学数据研究对应的是,
巧克力女工生活了半年
(从五月到十月),
有所区别的是,
或多或少过着一种定居的生活,
在整个泛北极区内
自由地迁移。
但是, 我的 蝴蝶
似乎不爱出门。
那年夏天,我
还见过它几次:
在住宅附近,
在阳台上:
栖停在我们的纱帘上,
它 我觉得
非常友善,仿佛一个小阴谋家
用它的翅膀,
美丽的深橙色的翅膀扑闪我几下。
昨天,四十七年以后,
在森林里,在阳光照彻的林间小道,
距离爱沙尼亚的爱斯基摩村不远,
距离莫斯科郊外的亚历山大村
有一千两百公里,
我再次遇见了自己的蝴蝶。
当然,它已不是那一只:
栖停和飞行也不是那么敏捷,
但我不会弄错
我绝不会混淆
儿童时代歪斜的 A 。
我并不被幻觉所滋养。
期盼是荒诞的,
哪怕有人
郑重其事接受我的话语。
对此我无法给予证明。
顺便说一句,我甚至
怀疑是否有证明
(我们可能会说,有照片)
确实存在,
它们无论怎样说服不了
任何人,
只是因为那样的证明不存在。
其实,这是纯粹的真理,
不过并非是日常的,
不值一提的,
本质上说,谁也不需要的,
却是真实的:
闪光的和不可企及的,
那样的,
人们不可能相信的真理。
重读《小熊维尼》
我们绕着池塘行走,我掉进了
空间 心灵 时间之连续性的
窟窿,仿佛在袋鼠的袋囊中,
唯有袋鼠娃娃还不曾安静。
他者的数量与质量
可以相比的只是谎言的度数。
我同样在撒谎,不曾做好死的准备,
我只是在存在的裤兜里颤抖。
这出戏
电视里正上演,
一个戴礼帽的人,
小偷
钻进了屋子,
他以为,
是空屋,
可女主人 在屋里。
并且她
或许,表演非常出色
爱上了小偷。
于是,
在他们意外的相识之后
开始用特别的形象
来把他打量:
没有滑稽剧的轻浮,
以至于像我,八岁男孩,
也能猜到,
这个穿着无袖长衣的女人,
裸露着肩膀
伸长温柔的脖颈,
一头有点笨拙的卷发,
希望这个留着胡须的男人
热烈地亲吻她,
帮助她脱掉无袖长衣,然后
但是,我的想象力打了一个滑,
而我清楚地记得,
女演员 特别的 眼神
预示着 不可言说的愉悦 ,
但实际上,
对于小偷而言,
还不如我 更有快感。
不出所料,
按照作者的构思,
那小偷首先应该
进入屋子,
然后 进入女人,
然后 通过女人,
跌入自身,
然后,自我毁灭
犹如小偷,
而,多半是,通常,
因为他不可能
成为别的什么人,
而接下来,无处
在任何情况下,在这出戏的内部
可以落入。
(汪剑钊译)
* 诗作选自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红菇的期望》,红狐丛书·东欧卷,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
▼
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 Dmitry Vedenyapin(俄罗斯),1959年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外国语学院,现任教于莫斯科文艺与新闻学院。十七岁开始写诗,已出版诗集六部。他的作品已被译介到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他曾获得数个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的皇冠奖、2010年最佳诗集奖和2011年纪念布罗茨基基金会的赞助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