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收起左侧

云维祥:过麦-怀旧美文-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2931
主题
56
精华
0
墨水
142

发表于 2022-1-26 1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往事像落日映照的河面,我拣闪光的珍藏在心中。在我心中一直闪着金光、日久弥新的,便是二、三十年前那段过麦的时光。
         
        在我的记忆里,有两个时间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是过年,二是过麦。在那 粮不足,瓜菜代 的年月里,儿时的我常常盼着过年,过完了年就盼过麦,原因无非是过年、过麦时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人民公社时期,已经是小学生的我呼朋引伴,兴高采烈地在麦收前把《护麦公约》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然后我们为生产队护麦、拾麦,手提马灯和大人一起参加夜间大会战,且乐此不疲,干劲冲天,真是少年不识累滋味。那时的我曾因一句 工分儿、工分儿,社员的命根儿 博得队长的赞誉之辞,并因此激动了很长时间。望着那堆积如山的麦垛和那垛垛的老汉,我曾禁不住诗兴大发,顺口溜出 撕块白云擦擦汗,靠近太阳抽袋烟 的 句子 ,以抒发社会主义大集体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七十年代末,生产大队从人民公社接来了两台24马力的红色拖拉机,小朋友们东瞧瞧、西看看,趁大人不注意贪婪的摸上几把。让我们最最羡慕的,要属两位拖拉机手,男的英俊潇洒,女的美丽端庄。特别是轧场时,目不转睛地跟着拖拉机画出道道 优美 的弧线,把半人高的麦子瞬间收拾的平平展展。那时,我们难抑心中的兴奋,挨号登上拖拉机,分坐在驾驶员两侧的车珊上,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让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追风少年们,着实感受到了逢山开路、披荆斩棘的 快乐 与自豪。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真正的过麦开始了: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老人在家做饭,孩子地头游玩,青壮年日夜劳作,没有一个闲人,每天都和老天爷赛跑,就怕赶上狂风暴雨。那时需提前几天备好打麦场,一般都是好多家庭伙用一个,先用水阴,撒上麦糠再用石滚轧,一个个打麦场拾掇的平整如镜,成为孩子们打滚撒欢的理想场所。天刚刚蒙蒙亮, 父亲 把磨好的镰刀早已准备就绪,至今还非常怀念我拉头镰、弟弟妹妹在后面紧跟、 父母 亲在后面捆麦的场景。那种带有塑料气味的凉开水,成为我记忆之中最好喝的饮料。割好了麦子用牛拉地排车运到场里,中午骄阳似火,越热越要摊场、翻场,晒透了等待拖拉机来,用石滚轧过之后,用木杈把麦秆挑走,用耙子搂搂,再接着轧一轮,最后轧好了,就等着傍黑来风了用木锨扬,留下的是麦子,飘走的是麦糠,麦糠还要再过一遍,看看里面有没有落下的麦粒,最后就把扬净的麦子装到袋里,小孩负责睁口,大人往里装,头上都顶着一个毛巾,遮阳、擦汗两不误。过麦时常常需要在场里值班护麦,一防小偷,二房雷雨。仰躺在绵软的新鲜麦秸上,饱嗅新麦散发的阵阵清香,凝望着闪闪发光的满天星斗,白天的燥热、皮肤的奇痒竟随着我漫无边际的思绪飞得很远很远,心中油然生出 天当被、地当床,战天斗地况麦芒 的无限感慨!从少年时的趁热闹,到成年时的全程参与,我明白了一个极其朴素的道理:作为家中的长子,自己能多干点,父母就能少受点累、多享点福。
         
        从此,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不管离家远近,一听到知了叫,看到麦子黄,我便赶紧地打点行囊,回家过麦。过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一次过麦期间去北京学习,一位来自江西山区的女孩对我说:你们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在列车上看,好平好平的麦田一望无际,山东这个大粮仓真是名不虚传。是的,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不正是我们华北大平原的真实写照吗?多少年来,每当我读到这优美的诗句时,美感、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然而,一想到金黄色的麦浪涌动的滚滚热浪,我胆怯了;一想到麦收时那 炼狱 般难熬的日子,我惧怕了。不知愁滋味、累滋味的少年时代对麦收时的冀盼、冲动、跃跃欲试是那么的遥远而又陌生。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变得这样不可思议?是工作环境太舒适,太清闲,惰性作祟,还是长时间脱离农村 生活 所致,抑或是对农村生活的思考太沉重了的缘故? 打点行囊,赶紧回家 ,当金黄色的麦浪摇曳着向我发出召唤时,解不开的农民情结使我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
         
        过麦的日子,我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还作,劳作长达20个小时之久。过麦的日子,我头顶炎炎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打麦场上,忍着浑身燥痒,让汗水流进眼里,让汗水流进嘴里,并细细咀嚼个中滋味  因为汗水是生命的盐啊!如果一个人连劳动的汗水都没有流过,那么他的一生岂不是太淡而无味了吗?过麦的日子,我认真地做好小麦颗粒归仓的每一道工序,割、拉、打、轧、扬、晒,仔细体味 汗珠子摔八瓣儿 换来的粒粒辛苦。
         
        当每一次风,每一次雹,每一次雨,每一次雪降临这古老的土地时,我便对生我养我,目前还靠天吃饭的农村,平添许多不尽的牵挂  
         
        面对祖祖辈辈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父老乡亲,我们无牢骚可发  
         
        君子固穷,我固守我的农民本色。
         
        【作者简介】云维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副院长,曾任学院院报主编。多年从事文秘服务、报纸编辑、员工思想 教育 、策划设计、对外宣传等工作,曾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稿件、散文、 诗歌 等多篇。近年来,亲眼目睹了东昌学院的变化、发展,坚持用心聆听学院的足音,用心拜读学院的进程,用形象弘扬学院精神、展示学院风采,用心灵去感受、欣赏、体验学院脉搏的律动。坚持用平实的语言,写身边人,记身边事,述说真切细微的感受,传递发自内心的感动,伴随师生共同成长。力争用自己的蝇头小毫,把学院妆扮的处处花开、时时向阳、刻刻自在、日日安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