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
01
俗话说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谁都喜欢听好话,说好话在我们 生活 中也是一种善举。
证严法师说过: 心底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好人 。
也有人说过: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出口伤人很容易激发心中的不快,甚至令人在愤怒时作出毫无理智的举动。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不少矛盾是因为图一时口快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话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人家听后的感受。
明代思想家袁黄在《积善之方》中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到,福已远离。 就是在劝导人们多行善、少作恶,也是进一步诠释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之间的因果关系。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们遇上问题,绝不能逞一时之气、图一时之快去伤害别人,往往伤害到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以及给心里带来不少苦恼和不安。
02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向善的人是为了得到善报,可真正向善的人是不求回报的,纯粹出于本心。
南岳广济禅寺主持宗显法师曾说过一个 故事 。
有一天有人向他诉苦,说他帮助过别人,后来他遇到困难找那人帮忙,那人却一口回绝,让他当时听了很伤心,便找法师解惑。
法师说: 善行是不求回报的,而是求得心安,这么做无异于自寻烦恼。 他听后心里一下子释然。
德兰修女也说过类似的话: 你的善行义举,不是为了那些为贫穷所困的人,而是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良知不被湮灭,为了你的心,让它保持柔软和善良。
所以,与人为善,多做一些善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善良。
其实,做善行并不难,只要你心存一丝善念,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都可以做。
过去有人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善行 名言 :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也就是说善行并不是一定要拿一大把的钱去帮扶别人,而是,只要你有心,你的举手之劳也能成为一种善举。
譬如坐公交车时,你给老人或残疾人让座也是在行善,然而有些小小的善举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不以为然。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见一个年轻小伙子上车时走在一个老人后面,可他看到车上有空座位后,立马挤到老人前面坐那个座位。可能他认为自己出了车费,理所当然坐个座位,而那老人没坐上座位,只能怪老人自己反应速度慢又走不动。
与他截然相反的是有个年轻小姑娘看到老人在车上站立不稳的样子,赶忙让座,老人坐上小姑娘的座位后对小姑娘说了一连串感激的话,可小姑娘却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的。
这小小举动不由让我感觉到人与人相比就是不一样,关键在于心底有没有善念。
如果你心里有善念,哪怕再穷也可做些善行。
如果心里没有善念,哪怕你再有钱也不会去做善行。
社会上有不少义工组织秉承 扶贫济困、助老助残、服务社会、传播文明 的宗旨,以 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 为行动指南,开展过数不胜数的公益活动,足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这些志愿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可以说他们的善行全凭一颗火热的心。
他们为社会献出微薄之力,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这一队伍中,为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作出不少贡献。
我相信,他们这么做绝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想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友爱诚信,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也是为了让自己心底多存一丝善念,活得更加心安。
03
与人为善,是传统美德。
我们不能老盯着别人的短处而疏忽自身的缺陷,每个人心里都有把尺子,量别人之前要先量量自己。
你的眼里如果容不了别人,别人眼里也会容不了你。如果因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向,只会把自己一步步逼上绝境。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别人有过错,要包容,而不是斤斤计较,你的宽容可能会让别人心存感激。
说话做事要多给自己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别逞一时之能而得理不饶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也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
如果你做事人家处处为难你,让你处处碰壁,根本找不到一点发展的空间, 自然 会让你的意志逐渐消沉下去,一再失去拼搏的勇气,到最后心里就是有再好的理想也不可能实现。
与人为善,要学会尊重别人。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宽以待人、多做些善事,心才会变得更善良,人活得才会更加安心。
-END-
作者: 唐军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