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泳涛,天门干驿人,现供职于天门市税务局办公室。
牛蹄河,花园村
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汉水北畔、沉湖之滨,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镇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上古时期,这里是烟波浩渺的云梦泽北部边沿的一环水滩地,天气晴朗时便有渔民到此晒网炊烟,久而久之,这块无名滩涂便被人们依其 自然 特征和作用,称为 晴滩 了,故后人常称 古晴滩 。
相传到了商代,此处已成为汉水北边一块不被水淹的干河滩,逐渐有人来此定居,从事渔樵牧耕,也引来过往船只到此抛锚避风,停泊过夜,补充食品薪炭,进行商品交换,于是,人们以其他理地貌特征,呼之为 干滩 了。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参与交换的人增多,交换场所逐渐固定,慢慢形成了早期的集市。宋初,集镇发展到相当规模,成为汉水之滨的重要商埠,按镇的建制,称为 干滩镇 ,简称 干镇 。明成化年间,在此设置巡检司、驿站,初称 晴滩驿 ,后改称 干滩驿 。清雍正年间,改名为 干镇驿 ,简称 干驿 ,沿用至今。
在古镇之南,流淌着一条同样古老的河流 牛蹄河,因其弯弯曲曲的走向酷似一支牛的蹄子而得名。这条河现在的地图上标注为 天南长渠 ,早先传说叫 小襄河 或 大襄河 。 襄河 是我们本地人对汉水的俗称,因汉水流经古城襄阳而得名。无论是叫 小襄河 还是 大襄河 ,都应该是汉水的干流了,史载此河曾经是 汉水故道 。
与古镇东头隔河相望的是一个名叫花园的小村庄,大约有百来户人家,原本大都姓周,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后才迁进少数几户杂姓。据周氏族谱记载,干驿镇历史名人、明朝嘉庆年间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周嘉模告老还乡后在牛蹄河畔兴建了一处大花园,是为花园村名的由来,村中周姓都是他的族人。周嘉模因其地位显赫而被后人尊称为 周天官 ,干驿镇上有一段形容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民谣 三里五状元,一巷两尚书;前面一天官,座后一祭酒 , 前面一天官 讲的就是花园村人引以为荣的先人周嘉模。
花园村依河堤而建,一条小路从穿村而过,往北不出一里,过一座小拱桥就到了干驿镇上。因为紧邻集镇,村里人上街十分方便,同时这条村道也成为周边村子上街赶集的必经之路,十分热闹。
花园村前有一大一小两个池塘,同样也有着非常好听且颇有几分诗意的名字 大月池 、 小月池 。这两个池塘以前水很深且十分清澈,塘边用砖石垒砌起几个埠头,以便村里人洗衣、淘米、洗菜。一到夏天,这里就成为大人小孩们戏水消暑的好地方。
在这两个池塘之间有一个小土坝相隔,从坝子上往南走过去就是一片非常精致的菜地,一年四季都被勤劳的村民们侍弄得井井有条。菜地再往南去,就是一大片沃野良田,阡陌纵横、沟渠相映、旱涝保收。
再往南走就是著名的沉湖了,在1957年部队进驻围湖造田之前是一片沼泽湿地,荷叶连天,一望无垠,平时是鸟儿和鱼儿的乐土,在灾年时则张开她无私的怀抱,让周边的百姓摸鱼踩藕充饥,度过了一次次难关。部队围垦后,人工开挖了纵横交错如棋盘般的河道,将散漫的湖水吸纳进去,形成了一片片良田。从此,沉湖不再为湖,而成为了一个大粮仓,一个军垦基地,但周边的村民们还是可以自由的进出,笔直宽阔的军垦河仍旧还残存着一点水乡风韵。
长大离开 故乡 后,每每回想起这些都会感叹我的先人们的智慧和眼光,为子孙后辈觅得了一处如此得天独厚的宜居之地。以致于我和许多同样离乡在外的发小们年纪轻轻就存有了一个退休后返乡居住养老的 梦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