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景,当你掏心掏肺对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他不耐烦的的问你: 讲完了吗? 你说: 完了。 然后他夺门而去,留下你苦不堪言。
你明明感觉,自己小心翼翼,慎言慎行,摆出许多世人皆知的真理,希望他在这些道理面前顿悟。但最终你们俩,还是不欢而散。
每次,你都会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引经据典,真诚有加,日月可鉴,可到了他那里,一文不值,甚至成了一种搅扰或者噪音。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你会无限的慨叹:这才多少年?自己当年的样子,今天在孩子身上重演。 人生 最大的痛苦是,你感觉自己在外边,左右逢源,呼风唤雨,精明强干,明辨是非,而到孩子这里毫无用处。
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 这是成年人在一起抱怨最多的话题。是我们思维跟不上了时代?还是孩子心里想什么,我们根本猜不透?好像孩子和家长完全成了两个阵营的两股不同的力量,相互对峙,相互拉锯,各不相让。
父母 望子成龙,严加管教,甚至恩威并举。规定回家的时间,规定睡觉的时间,规定休息的时间。没收手机,没收课外读物,对孩子的朋友圈严加盘查。恨不得给孩子戴上防毒面具,用一个绳子把孩子紧紧拴在裤腰带上,让他像钟表一样按部就班。
到最后,适得其反,他像是成心和你对着干似的,懒惰、说谎、叛逆、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摆出一副不可理喻的姿态, 看你怎么办? 大有破罐子破摔的英雄气概。作为父母,我们抓狂、我们无奈,感觉自己一败涂地。
有的孩子甚至从小开始抽烟、喝酒、打群架、早恋,成了社会的特殊群体,问题孩子。有的孩子违法乱纪,让家庭和家长承受着沉重负担。
懂那么多道理,讲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管不好自家的孩子,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大多数家庭的现状。作为父母,很多事情我们想不到,想不通,想不明白。
先说说,我陪读期间,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吧。记得又一次,刚刚看完万维钢的文章,里边讲到一个精英阶层是如何淡化国界,整天飞来飞去,在全世界投资,考察,合作,洽谈业务。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安排自己工作、锻炼、享受美好的 生活 。
可能是受文章的影响,和儿子闲聊之中,谈到了儿子以后的发展。先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是第一步。毕业后,选择高科技行业互联网公司是第二步,最好在跨国公司和明星企业,或者做一个程序狗,通过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或者做一个 成功 的投资家,积累自己的原始资本,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是第三步。
我说的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而他听的一脸诧异,最后不屑一顾。临了,他问我: 你是不是白日做梦?你认为你描绘的生活我能达到吗?你向往的生活,我未必向往,那是你要的生活,我不想那样辛苦活着。 我顿时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我们聊到游戏的话题。其实一提起游戏他会兴高采烈,而我对游戏极其的敏感,极力回避。和他谈到游戏的话题,我说了一大堆,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对社会的危害。游戏的及时反馈,让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养成了急功近利的思想。作为一个学生,要如何远离游戏,如何自律,如何把精力和时间用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等我说完,他突然站起来: 咱们根本就不再一个频道上,我和你还聊什么?你对游戏的认识异常肤浅,把游戏批驳的一无是处。那为什么国家不出手监管?为什么游戏产业越来越庞大?有那么多人把设计游戏当成一种职业,当成一种事业,乐此不疲。怎么一到你嘴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毒品。
冲突一触即发,本来一场轻轻松松的聊天,因为意见不合,瞬间成了不同的阶级立场。而我心里异常的焦虑和恐慌,游戏的危害和副作用就摆在那里,这么简单的道理,这孩子怎么就刀枪不入,不明事理?
2017年,年底,我在公众号上日更文章快一年。有一次,我们聊天,聊到了写作的好处和意义。我心血来潮,摆出那么多道理,说明坚持和自律的巨大力量。并且适时讲述专栏中那些大牛,如何通过写作实现财富自由,如何活在未来,如何通过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等我说完后,他一脸的鄙夷,说: 我看你最终通过写作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更要看看你能坚持到什么时间。 本来是想通过这些事情 教育 他,如何做一个自律的人。没想到他反戈一击,对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我气不打一处来,说: 好吧!我会让你亲眼见证我变成什么样子,我也会让你看到一个人的习惯是如何养成。
是呀!孩子说的对,说到不如做到。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不止一次强调 家长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我们整天教育孩子:要努力,要勤奋,要自律,要刻苦。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做到?有没有体会,孩子在竞争中要承受怎样不为人所知的压力?
其实天下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底层的逻辑是相近的,甚至是相通的。今天,阅读一篇关于 注意力写作 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叫 用户思维 。写东西不是自顾自的表达,不顾读者接受的惯性思维,写东西需要 用户思维。
什么叫 用户思维? 就是你需要理解你的读者,也就是你的 用户 他们当前最需要什么?他们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时什么?你写的东西,有没有唤起他们的同理心?他们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你只有了解了 用户 的需求,按照用户想要的方式,抛出大家都关注的痛点,才能被用户接受和认可。
其实把 用户思维 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了解孩子吗?我们熟悉他们的实际情况吗?有多少父母熟悉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知道他们当前最需要什么吗?其实,我们从来就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或者化解他们内心的问题。我们总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并摆出一副训教和斥责的态度。
我们讲给他们的那些大道理,他们没有一个不懂。虽然他们知道没错,但是依然会反感,依然会反抗,依然会逃避或者反其道为之,是因为我们缺少用户思维,不知道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缺少一颗同理心。
也许是读的书多了,特别是去年,看了吴军老师写给女儿的文章,对我影响较大。原来讲道理或者说教的教育方式,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正确的方式是用实际行动去激励和影响他们的成长,而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去年下半年,虽然陪读依然进行,但已经很少介入他的学习。为了大家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我搬到另一个房间。尽力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其余时间,我会专注干我的事情,看书、学习、写作。
2018年4月份,他主动询问我写作的事情,并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也想加入写作社群,通过写作打磨自己的能力,增加自信。他加入写作社群的事情,让我格外意外,也许这是我陪读以来最 开心 的事情。我们的关系在相处和陪伴中,在不断改善。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再不要轻易对你的孩子义正言辞的讲道理,那是最无效的事情。自己先坚持去做一些事情,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什么也不说,默默的陪伴,也许是最好的激励。
原创: 高原麦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