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后某日,三两好友会于定军山阳之武侯墓,时晨霭茫茫、春寒料峭,园内汉柏森森、肃穆庄严,池边竹枝滴翠、清幽静谧。
行走于溪边小径,友人慨叹:虽未许愿,今日实为还愿。的确,童年听老人们讲三国 故事 ,少年阅学校自编乡土教材,成年看三国系列影视节目,均知家乡是诸葛丞相埋骨之地,然不惑之年方来拜谒,姗姗来迟,心有不安。
一众噤声敛气,肃然恭敬行至山门外,当看到门楣匾额上 武侯墓 三字时,皆愕然,继而嘴角上扬。匾额左侧显示此乃书法大家吴丈蜀所题。三字似身穿棉袄棉裤,圆圆鼓鼓,憨萌可掬。笑毕忽觉不妥,这已在墓园门口,真是不恭不敬。
入得山门便见正殿,正中神台塑有一尊诸葛孔明座像,左右琴书二童侍立,下面关兴张苞护卫。诸葛丞相虽羽扇纶巾,面容沉静,但扑面而来的浩然正气和 小关张 的威武雄猛令我们不敢久视,遂于像下行三鞠躬礼。
正殿及左右偏殿皆有大量题匾留联,这才是我等兴趣所在,毕竟房舍都为明清所建,大同小异,只有楹联最能展现不同人等,于远近高低处对诸葛的评说,极具看点。
先说这 我居白河水东,与南阳原系比邻,知当日避难躬耕,人号卧龙,自况管乐,未出茅庐即名士;公葬定军山下,为汉中留此胜迹,寿终时对众遗命,地卜嘶马,墓勿丘垅,能禁樵牧是佳城。 这是民国南阳人王恒鉴所题,此联选择了诸葛亮事业起点南阳和生命归宿汉中两座重镇,使 南阳卧龙 与 汉中佳城 两地相望、心灵相牵。
再说这 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 为清代陕西提刑按察使司文濡所题。清朝,抑曹扬刘之风极盛,诸葛亮逐渐走向神坛,并在中华文化史上浓妆而耀眼。可惜诗圣杜甫未来此地,不然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将会铭刻于此,定为丞相长眠之地增色不少。
友人云: 世人尊崇诸葛丞相千年有余,皆服其智慧与韬略,所谓神机妙算,所谓决胜千里,且淡泊宁静,契合普罗大众崇文尚武之心。
又云: 中华上下五千年,比肩诸葛智慧者灿若繁星,独其名垂宇宙,皆赖忠诚,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符合封建统治伦理标准
直到另一友人提醒,方觉诸葛丞相在上,当面点评实为不敬,赶紧步出正殿。我们再度噤声敛气 诸葛丞相的坟冢已然出现。巨大的墓状呈汉制覆斗式,四周以汉白玉石栏围护,坟冢巍然、芳草萋萋,双桂护墓、芬馥绵长。
立于墓侧,不禁想起《三国志》中丞相两段遗言: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诸葛丞相位高权重却俭朴如此,让人动容,让人心酸。沧海横流,潮起潮落,这位醇臣楷模,功盖三分、鞠躬尽瘁,六出祁山、死而后已,理应名垂宇宙,万世景仰。
据说此墓从未被盗,想来或与薄葬及丞相德行有关。看那同时代的曹丞相,为防不测起七十二疑冢,但经2016年考古挖掘证实,其陵曾遭毁弃。
诸葛坟冢后一片短松冈,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朋友遥指对面一山,料是天荡山,却被一老者否定。老人云: 诸葛下葬时棺椁并非头北足南,乃头西足东,而天荡山与定军山一北一南隔沔水相望,你们受墓冢误导,所指并非正北,故仍为定军山。
谢过老者,我们又品味起诸葛遗骸 头西足东 之用意,最终认定或为丞相虽死不改其志,指引后人西出祁山,克复中原的良苦用心吧。
时光荏苒,千年以降,曾经的三国战场、蜀汉的中流砥柱均已化作历史,一任后人瞻仰、评说。 卧龙跃马终黄土 青山有幸埋忠骨 。回望墓园,松涛呜咽、翠柏含泪,惟愿诸葛丞相长眠、永安!
●作者简介●
小武(笔名),陕西人,曾长期在西藏部队服役,现为自由职业者。爱好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