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收起左侧

有一种情,叫念念不忘-散文精选-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1492
主题
65
精华
0
墨水
166

发表于 2022-1-26 20: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是我的大学室友。
         
        名字很特别,叫你根本猜不出性别,看不出年龄。
         
        没有见到单之前,先看到了单的行李。行李是邮寄来的,地址、收件人处行云流水般的小楷,老道娴熟。我们几个女生扯着行李上的布条,端详了许久,猜不出这个迷一样的同学长成啥样。
         
        一个寝室只少她一个。靠窗的行李还在床上放着。几个室友猜测,一定是行李放错地方了,男寝的。傍晚,她来了,高挑的个儿,进门直奔行李,忽然环视了一下,娇滴滴地说了句,你们都来啦!我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嘀咕,行李没放错,还是个漂亮的长发女孩儿!原来,她比我们来得早,到亲戚家去了。
         
        单的心大,一看在家里就是衣来伸手的家伙。饭票到处放,褥子地下,枕头底下,甚至放得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月的月银已经花光,还在那儿挑肉买。临近月底,连食堂都不去,别说荤腥,连素的都不买了,捎几个烤饼,过着 节俭 的日子。
         
        中文系的学生,读 小说 是必修课。可是,我们从图书馆借来的《红楼梦》《红与黑》《复活》等等等等,大家从图书馆挑了一大摞往床上一扔,她走到跟前,巴拉巴拉一看,细声细语地说,这些我都看过,然后就能给我们说出其中有趣的情节。我们几个乡下丫头,开始不敢小觑这个丢三落四的牛室友。
         
        单的爸妈是60年代的大学生,纯粹的书香之家。70年代,我们还不知小说为何物的时候,六七岁的单就开始捧着大部头的名著翻来覆去的看。爸妈被打成右派的时候,她和弟弟就在家里看书来抵挡孤独和恐惧。从小练书法,读书。知识分子的家庭环境,让单的童年有了书卷浸染的香气。
         
        单可不是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入时的打扮,洋气着呢。记得,入学的第一个春天,单说要陪着老爸回沈阳,要我帮忙织一件毛衣。至于样子,她描述,我想象。颜色,不能纯色,不暗不艳,灰白的毛线里夹杂点缀的黑,阔领落肩的宽松里,还要有底围稍宽的收边。织法当然不能 一平 到底,要有起伏和镂空的设计。忽然感觉,我这是接了一个 大活儿 。
         
        毛线已经买了回来,我们几个缠成团,这样一件人人期待的 羽衣 ,本打算借着周末来织毛衣。可是单说她老爸提前出发了,第二天上午十点的火车就走。也就是说,留给我给单打毛衣的时间只有20个小时。没想到本来轻松的一个承诺,如今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那赶工的 心情 ,就像赶制出嫁的嫁衣,兴奋而焦急。经过一个下午的逃课,加上一夜坐在走廊里的 飞针 ,我这个 织女 终于在众姐妹的期待下,奇迹般地完成了这件凭空想象的私人订制。
         
        当龙江的春风,似乎还带着那么一点儿寒意的时候,单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灰白毛衣外搭出发了。在那个简单而充满浪漫的青春里,她像 快乐 的鸟儿,带着骄傲的灰白缠绕的记忆,美丽着一段青涩的旅途。后来,单从沈阳回来,大家想知道毛衣的回头率。单说:
         
         别提了,回头率还挺高!沈阳那边比咱这边热多了,大姐给织的毛衣愣是没舍得脱,可把我热够呛!你们说,那些回头的,是不是以为来个傻丫头? 好奇的家伙们笑出了猪叫。
         
        毕业后的单一直在教书,很有名气的名师。一直当班主任的单,她不在乎名不名,她说,教的目的是育,育什么样的人?是素质 教育 的本质。在网络时代,了解知识已是很简单,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单没有婆婆妈妈的唠叨,可是不论多淘气的孩子,在她那里都能找到属于他们成长的快乐。她说,尊重,是最起码的教育属性。她的世界被她的学生们占满,所以,我们的交流,有时简单到像特务般默契。一接电话,我一句:
         
         诶,你忙啥? 她就明白, 去哪儿?你选地儿,我下课过去 。
         
        然后,一家烧烤店。一边撸着羊肉串,一边是忧国忧民的一通分析。可以谈论网络暴力的可怕,也可以争论法制社会下的道德绑架,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探讨让孩子们给家长洗脚是否必要。她说,她没时间看电视,我说,不看那些勾心斗角的宫廷剧也不遗憾。
         
        对于人情世故,单很粗线条,但简约里有股大气。总能让我想到 荷 。既可以深邃到看不见底,又可以朴素到无需渲染。
         
        毕业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家庭经常聚,单总是积极请缨,因为下厂锻炼的时候她说练过切菜,于是,这改刀的活儿就交给她。单的刀工主要体现在切黄瓜,慢悠悠的切呀切呀,匀且细。被同学们嘲笑道,这简直就是切出黄瓜水的刀工!
         
        一次,在我家聚会,先生说炒个白菜片,单说她给白菜改刀。结果,她有模有样地把大白菜叶平铺在案板上,先生炒菜一回身,看到单几乎要把整个身子贴着案板的切菜架势,没把先生乐得背过气。单痴痴地笑着回:下厂锻炼那会儿,就学了切黄瓜,别的没学啊!于是,从那时起,同学们一见到单,就故作悲哀地说,来,咱先替当年教单切菜的师傅难过一会儿。单从不回避,呵呵地跟着大家笑,然后,回大家一句:
         
         你们这帮死鬼!
         
        有人说,一生有几个可以随时跟自己说说话的人就知足了。我与单,该是都很幸运吧,从韶华走到半百,既是无话不说的彼此,又有无需多语的懂得。
         
        一路走来,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人与人的缘分,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反复强调的 和谁说得上话 ,所以小说中的杨百顺就跟吴香香好上了。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大帝身边那么多人,可是能 陪朕说说话 的也只有容妃一个,可见,这世间最真挚的情谊,从不是靠权势与利益建立起来的,是朴素的心与心毫无挂碍的托付。
         
        未来很长,愿岁月温柔,我们一起度过有温度有光泽的日子。即使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我依旧可以拿起电话:
         
         诶,你忙啥呢?
         
        你依旧回我:
         
         去哪儿?你选地儿,我马上到!
         
        霍春燕,笔名雁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