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原著|武志红
解读|乔言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有位哲人说过: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了解的你。
成为你自己,是人们最终的追求。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回自己。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活在关系中。我们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与对方分享彼此。
然而,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模式不了解,外界来什么刺激,我们有什么情绪,做出怎样的反应,自己都意识不到,就很难对 生活 做出真实的选择,也就难以成为真正的自己。
所以,只有对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对发生的事情才会有意识地做出回应,我们的生活才有了自己选择的色彩。
当我们为自己的一切做选择时,就是在成为自己,自我实现。
怎么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并真正成为自己呢?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这本书给了我们详细的指导,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童年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如何影响性格和命运,以及成年后我们如何看到和改变自己的模式。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亲密关系,看破我们人际关系的迷雾,最终拥有爱和自由,成为自己。
本书作者武志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他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典型现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等畅销书籍。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拨开层层迷雾,找到真正的自己。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所谓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成为自己,而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就是成为自己。
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的总和。
对于我们生命中的选择,如果是我们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 快乐 还是忧伤,我们都是在做自己。
反之,如果我们在别人的意志操控下生活,不管看似有多 成功 或者美好,都不是真的存在,都不曾活过。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选择,被决定时,他就不能成为自己。
书中讲了美国明星布兰妮的成长经历。布兰妮在演唱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并不是她自己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意志的胜利。
从布兰妮两三岁起,林恩就带着各地演出,为此她没有了童年。
布兰妮十几岁时,有了初恋男友,但是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而且林恩在各个方面都想操控着女儿的一切。
布兰妮成了妈妈实现自己愿望的一颗棋子,在她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她不断对别人说; 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林恩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替布兰妮做了选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女儿身上,剥夺了自己女儿选择成为自己的权利。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意志作较量的过程。
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彼此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身上。当我们自觉地按照别人的意志去行动时,我们便迷失在人际交往的迷雾中了。
别人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我们同样也会这样做。
当谁的意志占下风,谁就成了那个被选择,被决定的人,因而就不能做自己。
所以,想成为自己,就必须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童年关系
是阻碍我们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
一位 教育 家说:童年乃是 人生 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
童年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而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内在模式关系,就是 父母 与他的相处模式,可以解释为 内在的父母 和 内在的小孩 的关系。
比如说,一个人总喜欢挑剔别人。那么他的父母一定是对他比较挑剔,他的内在模式就是 挑剔的父母 和 被挑剔的小孩 。
所以,小时候,父母怎么与孩子相处,长大后,孩子就怎么与他人相处。可以说,一个人成年后出现的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当一个人的内在模式不平衡的时候,假若一方过于强大,而另一方过于虚弱,这个人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他自己意识不到自己内心问题,就会对生活有各种不满或者挑剔,并且容易把自己小时候受到的心理影响带给别人。
自己既看不清困局,做不了正确抉择,也连累他人跟着受苦。
作者说在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希特勒小时候,他的 父亲 经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还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定。这样,希特勒的内在模式就是 暴虐的强大的父亲 和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
这是非常可怕的内在模式,在这种长期内在模式影响下,希特勒的内心潜意识里认同了自己是个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 。
他长大后,这种内在模式影响越来越大,他想摆脱自己是个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 ,就去攻击他周围更弱小的别人,以显示自己的强大。
在与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也是去攻击各种各样的 弱小者 ,同时他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看上去,他好像就是一个百分百的强者。
然而,当我们从他的内在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这并不是他强大的体现,相反暴露了他无比脆弱和自卑的一面。
他以为他在做自己,实际上是他变态的心理模式引导着他,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不理性的,我们都是通过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尤其是童年时的人生经验,得出一些大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心模式,看不清自己的内心问题,只会越来越迷失自己,陷入童年模式不断轮回的命运。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勇于接受自己的缺憾是直面自己的第一步
庄子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所谓圣人,就是没有缺点或者没有恶的人。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衬托者,大盗因此而生。
现实中,没有真正的圣人。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就是他不能接受自己 恶 的地方。
于是,他只能将他内心中的 恶 投射到别人身上。他会认为自己永远正确,错误的永远是别人。
作者看过一部关于美国监狱的书,一个囚犯曾制造了一起爆炸案,导致一百多人死亡。他之所以制造这起爆炸案,是为了拯救美国。
显然,他把自己当成了好人,心中并不能接受自己的恶。
一个人不能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并存,不能容忍别人指责自己,根本原因在于他童年得到的爱太少。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其实就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爱太少。
这也意味着,当一个人曾经缺失什么时,他以后必然会想办法得到这些缺失的东西。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给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 故事 :美国男子斯科特,以优异的成绩从最好的法律学校毕业。但是,拿到毕业证的当天,他飞去了西班牙,再也没有回过家。
父亲 梦想 他做律师,而他以极端的方式羞辱父亲的梦想 在西班牙一个岛上以贩卖毒品为生。
原来,斯科特的父亲年轻时梦想当一名律师,但是他的愿望被斯科特的祖父强行中断了,迫使他接手家族生意。
斯科特父亲的愿望被压制了,于是,他通过儿子来实现自己未被实现的愿望。
小时候斯科特不能违背父亲的意志,现在他对父亲的羞辱就是对父亲的意志的反抗。
每个人在家庭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各种成长缺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难道长大后都得一一补回吗?
当然不是,有一个最简单化解方法 直面现实,接受失去,学会悲伤。
承认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承认自己内心受到过伤害,承认自己被父母的意志操纵过
告别过去,承认有一些东西的确失去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承受这种悲伤。
有时候,现实就如鲜血一样残酷,让人想到逃避。但是,越逃避,受到的伤害越大。只有接受,懂得放弃,学会悲伤,才是让我们从彻底得到解脱。
学会悲伤,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之一。悲伤,是完结的力量,是帮助我们告别悲剧的几乎唯一途径。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改变自己的内在模式
是成为自己的核心因素
很多人在生活中出现问题时,首先抱怨他人,试图通过改变他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你自己心中。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认清自己的内在模式,改变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命运。
作者的一个心理咨询者是40岁的女子,她在外人看来漂亮温柔,又有才华。可是她连续经历三段非常糟糕的婚姻,原因都是遭遇到家暴。
她说,她的命不好,她现在已经不相信任何男人了,因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为何这个女子三段感情都遇人不淑,难道真的是她命不好吗?作者深入了解她每次家暴的过程后,发现她所遇到的家暴行为基本是自己潜意思层面上的讨打。
原来这个女子小时候,经常目睹父亲家暴自己的母亲,这种关系模式最终扎根于她的内心。等到她成年结婚后,每次和丈夫发生争吵,她都会想到父亲家暴母亲的情景。
于是,每次和丈夫争吵后,为了让丈夫心中有愧于她,她就会不断刺激丈夫打她,并大声质问丈夫,你是不是想打我,像我爸打我妈一样?
一旦丈夫打她了,从道义上,她的丈夫就是绝对错误,别人一定会同情她,那么所有的不好都是她的丈夫造成的。
这位女子其实是在复制她母亲的婚姻,因为她的母亲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寻求了道德上的制高点,所以她也把这个方法带到了自己的婚姻中来。
显然,父母的糟糕关系模式,是这位女子糟糕的内在模式的原因。
承认家暴的根本原因自在她自己,走出父母带来的内在心理模式,改变自己的内在关系,才可以避免又一段糟糕的婚姻关系。
所以,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关系,幸与不幸,都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要想成为自己,就不要把希望和失误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自己内心深处完成人生的蜕变。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去除外在的本真,收获想要的人生
有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能够登上喜马拉雅山。可是当他真正登上喜马拉雅山时,他没有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只有失落和孤寂。
因为在登上山顶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这并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所追求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实现自我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迷失在外在的价值,要看到去除所有外在的本真。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分享了电影《白》的故事,在影片《白》中,卡洛的妻子因为卡洛的无能坚持离婚。离婚后的卡洛历尽千辛万苦,最终通过阴谋诡计发了横财,并且成了大富翁。
成了大富翁的卡洛先利用金钱让前妻回到了自己身边,然后又利用计谋报复了前妻,让前妻坐了牢。
所有的一切都已得到,卡洛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只是,他所有的自我实现都是为了报复妻子,并不是为了自己。
很多人没有看清的一个事实是,以为自己外在价值高,才能实现自我,别人才能认可自己。
其实,别人爱你的并非是你自己,而是附在你自己身上的条件。倘若这些条件不存在,别人势必也会收回对你爱。
那么,这样的自我实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作家林清玄说道:如果能契入存在的本心,启发随意光明的妙用,苦行就像握着泥土变成黄金。如果只知道苦行,却不明白体会本心,被怨憎和贪爱所束缚,苦行就像黑暗的夜晚在险峻的路上行走。
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一场行程,这段路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会受到各种外在的影响。
因此要随时观察自己的内心,切莫为了追寻一切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失去了自己的本真。
以自己的本真去实现自我,才是真正的自己。
以上便是本书的精华内容。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他人的意志束缚,每个生命,生来都要成为他自己。
尼采在他自己一生的不同时期,一直不断地在发出同一个呼吁,那就是 成为你自己 。然而,成为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时候,我们受原生家庭教育影响,多多少少都曾体验过被父母否定的痛苦和恐惧,我们不能追随自己的感觉,这种被否定的感觉很容易在我们心中形成一个不被认可的内心模式。
长大后,我们很容易因为外在的价值而迷失自己,失去自己本心。
当我们的生活不由自己做主时,不妨先审视一下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修正我们的心灵地图。
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除了你的人生,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耶稣也说: 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 看清了这一点,你会明白,活出自己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四百三十九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文:乔言,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