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收起左侧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4670
主题
51
精华
0
墨水
146

发表于 2022-2-21 20: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甲午战争以后,各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纷纷在华设厂,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最终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此后民初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又陷入一片动荡。正是在这种内外矛盾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开始寻找各种让中国富强的方法,各种思潮兴起,这其中就包括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本文对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原因;主张;观点
一、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内涵
实业救国论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议论。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級上层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以张謇、汤震等为代表,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张謇曾经说过:“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胜英曾经在自己的《实业救国悬谈》一文中指出:“夫实业者,国民资赖以生之物,而国家之血液营养也。实业之兴衰,原为国民生计之舒渗所系,亦为国政隆污之所系,且即国命延促之所系。”实业救国在本质上就是指通过振兴发展实业,提高国民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此来改变国家存在的贫困落后的局面。实业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其思想源于“商战”思潮,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特点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其一是,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的模式,也和其他注重发展工商业、忽视农业的实业家不一样,张謇主张农工商并重;其二,张謇注重教育,认为实业、教育两者同为富强之大本,相辅相成。
(一)实业在农工商
农工商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显性地位。在古代,往往将农之外行业统称为商。人们常常认为中国古代一向重农,农本商末。到了近代,工与商常常也不加区分,有时互相替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想代表之一的郑观应提出了“以商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通畅其血脉也。”郑观应将振兴商务,看做是恢复国家的元气,看做是疏通国家的血脉,可见商务在他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薛福成认为“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然则为中国计者,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薛福成还具体提出了振兴商务的对策。这里所说的“商务”,“其含义己不限于传统上狭义的重视商业,而是表示注重提倡和大力发展工矿、贸易、交通、电讯、金融等实业”,因此,“历来不认为洋务运动只懂得学习西方技艺之皮毛,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近代中国盛行的重商思想,其实质也包含了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两方面的内容”,在清末,光绪帝宣布变法,他在谕令中说“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这一切表明,到了近代,特别是在早期改良主义者这里,工与商常常是放在一起谈论的,并不细加区分。
张謇对本末问题的看法既有借鉴、吸收和传承,又有发展和超越。首先,张謇区分了什么是农、什么是工、什么是商。在张謇看来,“农”不仅指农业、农作物,而且包括土地、农民和农村,“工”不仅指手工业,更主要的是指机器工业,“商”不仅指商业、商人,而且包括商资。张謇认为“初苦农无大地,商无大资。”可见,他所说的农工商比古代所指的农工商包括的外延更广、内涵更丰富。不仅如此张謇将其看作一个整体,都属于实业的范畴。其次,张謇将农工商进行排序。对于农工商的重要性问题,张謇与前人又有不同的地方。他认为三者都很重要,在三者都很重要的前提下,又有次序先后。“然工商之本在农,农困则工商之本先拨。亦有为田赋附加税之谋者,是又直取于农矣”,“农为立国之本,其切要在棉”,“惟是实业以农为本,农以垦荒为先”,“简言之,则衣食所需为重,棉、稻、麦于衣食所需尤重也。既为人生所需之至重,即为世界实业之至大。”再次,张謇认为农工商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如前所言,张謇将农工商三者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仅如此,他还领悟出三者的辩证关系。他特别赞同司马迁对农、虞、工、商关系的揭示,“《史记·货殖传》:‘中国人待农而食,虞而出,工而成,商而通。’工固农之枢纽矣。顾工有子有母,有子之子,有母之母。”张謇对《史记》中农工商关系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解释。不仅如此,张謇还有更胜一筹的地方,看出“工”作为枢纽,它向两头延伸的意义。第四,张謇呼吁农工商应共同发展。张謇不断呼吁并大力进行实业实践,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形的思考。1901年,他又创建了通海垦牧公司。对于垦牧公司,他原本准备办成新式农场,大规模实行机械作业。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成就。不过,垦牧公司也部分地实现着务农会的宗旨,诸如办垦牧学堂,选择优良品种等。
(二)教育乃富强之本
张謇认为教育是“富强之大本”、“国民之基础”;“今日我国处列强竞争之时代……而教育尤为各种政策之根本”;“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现吾国国民生计日蹙,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父教育而母实业”;“宜广开学堂”,“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力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无学何以为国”;“求今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张謇认为,教育不仅能开民智,而且开士智,开官智,使全民族都觉醒,起而救亡图存。中国要不亡,只能先办教育,“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这说明,张謇既是实业救国论者,又是教育救国论者。
他虽然认为实业、教育两者同为富强之大本,相辅相成,而在具体操作上,却主张先办实业,后兴教育。在专门教育中,张謇重视实业教育即职业教育。他认为实业教育可以增加人民求生的能力,解决生计问题,主张多办实业学校,以为救穷的手段,“惟职业教育则直接即可生利”,各府州县均应设立警察、法理、工艺、农业、商业学堂。在实业教育中,他首重工,次则农,三则商。在实践中,他一边设厂兴办实业,一边拨巨资从事实业教育。他根据自己发展实业的需要,兴办工业实业学校。1905年开办工人艺徒学校,1906年创办铁路学校,1906年在南通师范学校附设土木工科测绘班,1912年在大生一厂附设纺织染传习所,1913年在南通设纺织学校,1914年又设河海工程学校。张謇视农业为天下之本,对中国传统农业耕作不讲究技术、不讲学理提出了批评,认为凡农事必“先以化学之法,分辨土宜物性”,这样才能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因而他倡办农业学校。1902年在通海垦牧公司创办第一所农学堂,1906年在南通师范学校附设农艺试验场,1909年设立南通农学校及农场。1914年张謇任农商总长时,通令沿海各省设水产讲习所,并派员巡回讲授。张謇认为,中国过去不讲商学,因而商业总是失败,要研究商学,必有赖于商业教育。
以上这些举措,可看做是教育与实业相结合,发展教育以提高农工商从业者的素质,投身实业,以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企业、学校相结合,使其成一体化,重视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了办教育,他创办实业为了使实业有更多的人才,他创办教育为了使人才更能有实践才能,他在工业企业内安排学生实习,在垦牧公司里让学生种试验田。这样,在他的企业集团中一产学二者能够有机结合,做到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三、结论
张謇身处乱世,一直都有实业救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他所经营的企业也一度获得了短暂的发展。可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久。1920年至1922年间,各盐政公司连续遭遇虫、雨、风、水的灾害,加上用人不当、经营不善,使主要调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国内军阀连年混战,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国内百业衰退、民生凋敝。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1923年年关,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至此,他的大生集团已无力独自支撑下去,不得不被银团接管。张謇的实业成果最后付诸东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謇也许是不幸的。但是,张謇又是极为幸运的。在南通地方办成这么多事业,就他个人而言,真实地实现了他个人的人生抱负和人生价值,就他所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而言,体现了其要求发展经济、伸展政治权力、扩大政治参与的愿望,就南通而言,成就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顶级辉煌,就今天而言,张謇带给南通的影响仍然清晰可辨,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曹从坡,杨桐等著。张謇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张怡祖.张季子九录·教育录[M].北京:中华书局,1931
[3]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华书局1930年版
[4]《大生系统企业史》编写组:《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5]胜英. 张謇实业救国论之悬谈[J].东方杂志.2012,6(6):111-113
[6]贾丽云.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主要内涵[J].东方杂志.2013.12(6):212-216
作者简介:黄武彬,男,1992年生,江西贛州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